“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目標,就規范發展資本市場作出部署,涉及“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等多項內容。
作為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本市場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資本市場依靠什么服務高質量發展?全面實行注冊制是否意味著放松審核要求?
推動創新資本形成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表示,資本市場在新發展階段主要的使命擔當表現為市場化的資源配置功能、激勵約束機制兩方面。
資本市場通過股權債權投資融資、并購重組等市場化機制安排,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把各類資金精準高效轉化為資本,推動創新資本形成,提高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其中,主要形式是企業上市、并購重組、發行債券。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3月23日,按照上市日期計算,科創板開板以來累計有244家公司上市,IPO融資規??傤~超過3324億元,一批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科創類企業借助直接融資做優做強。其中,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成為IPO企業數量最多的三大行業。
今年以來,截至3月23日,A股市場共發生公司并購事件超過400起,同比增長逾80%。加速推動產業升級和資源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已成為當前多數上市公司進行并購重組的動力源泉。
“居民儲蓄轉移到資本市場才可能形成更多創新資本,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科技、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敝泻交鹗紫洕鷮W家鄧海清認為,設立科創板,改革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創新綠色金融債券和民營銀行永續債等品種,推進信用債券注冊制改革,健全債券違約處置機制等改革,意在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的功能,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形成激勵約束機制是資本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大抓手。憑借特有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資本市場能充分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主要形式有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分紅和認股期權等。